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

服务团支招|《依法治市进行时》第二期来了!疫情期间,这些法规你要了解

时间: 2020-03-10      访问量:1,007


        《依法治市进行时》是由贺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共贺州市委依法治市办、贺州市司法局联合推出的节目,近日,针对贺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在抗击疫情方面的工作情况,以及民众关心的问题,节目邀请了司法局相关人员及律师进行专访。

         第二期专访播出时间为:
        3月7日(周六)12:30 第二期首播
        3月8日(周日)18:00 第二期复播
        3月10日(周二)15:00 第二期复播

贺州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科科长 谢春阳 
        Q: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各界纷纷投入阻击疫情行动中。我们知道,贺州市广大律师主动参与到这场战“疫”中来,律师协会、各律师事务所主动作为,与全国一盘棋,奋力跑出律师行业抗疫防疫“加速度”。下面请贺州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科科长谢春阳给我们介绍一下律师在疫情期间都做了哪些工作?
        A:自疫情工作开展以来,我科室按照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积极落实各项工作:
         一是组织市律师协会、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实行每日一报告制度,每天上报各律所律师、各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疫情情况,对重点关注人员身体状况进行每日跟踪。      
         二是组织成立律师法律服务团,组织律师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开展相关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及时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市律师行业党委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统一接受市委、市委组织部及两新组织党工委统筹调度,参加结对共建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建各方面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三是响应上级号召,发起捐款捐物倡议。市律师行业党委、市律师协会通过网络途径向全市律所及律师发出捐款捐物倡议,各律师所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截至目前,各律所共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捐款达79550元,在14个地市中排名第7位。
         四是组织律师开展疫情普法宣传。2月7日,贺州市司法局联合市律师协会发文对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发起倡议,倡导全市村(社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服务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月17日起,组织律师参与录制六期贺州电视台《疫情前线》普法栏目,通过组织律师现身说法、参与普法知识解读,为共同抗击疫情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贺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广西桂东律师事务所主任 钟晨

        Q:贺州市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美国某国际商业公司签订了金属产品买卖合同,但因“新冠”疫情无法在合同约定的2020年2月10日交货,贺州公司可否免除违约责任?
        A:中国和美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且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中以明确约定合同履行发生纠纷直接选择《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作为解决双方纠纷的法律,贺州的这家贸易公司可根据《公约》的规定主张免除违约责任。
        Q:广西司法机关有没有出台“新冠”疫情地方经济领域审判政策?
        A: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民商事案件的指导意见》,为广西三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民商事案件,统一了裁判标准。
        Q:广西高院出台的指导意见主要有什么规定?
        A:第一,该规定对新冠肺炎疫情定性为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生,难以预料性、不能避免和不能客服情形,已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180条第2款规定的不可抗力,合同交易双方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免除违约法律责任。
        第二,该规定对人民法院审理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民商案件处理规定了5项基本原则,指导各级法院处理具体案件。
        5项原则是:
        A: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B:坚持鼓励交易原则;
        C:坚持贯彻公平原则;
        D:坚持调解优先原则;

        E:慎用保全措施原则。

广西众望律师事务所 余涵 
        Q:尚未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有可能面临什么样的法律风险?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将会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若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将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Q:疫情防控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或其家人对医务人员进行殴打、侮辱、恐吓等,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风险?
        A:这个问题需分以下几种情形处理:
        1、在疫情防控期间,故意伤害医务人员造成轻伤以上的严重后果,或者对医务人员实施撕扯防护装备、吐口水等行为,致使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死刑。
        2、随意殴打医务人员,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并可以判处罚金。
        3、采取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恐吓医务人员,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以侮辱罪或者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构成侮辱罪的,将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最高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并可以判处罚金。
        4、以不准离开工作场所等方式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若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将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由有关部门予以其他行政处罚。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际
        却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
        消耗社会爱心
        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和社会治安稳定
        为保障疫情防控的顺利开展和社会治安的稳定
        下面从法律的角度对
        什么叫电信诈骗
        涉及电信诈骗的法律规定
        等问题进行明释

广西宏民律师事务所 董胜学

        Q:什么叫电信诈骗?
        A: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冒充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招嫖等各种形式进行诈骗。
        Q:涉及电信诈骗的法律规定?
        A:一、《刑法》关于诈骗罪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2011年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电信诈骗行为将受到从严惩处。
        三、2016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再度明确,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Q:疫情期间涉及的电信诈骗主要有哪些?
        A:利用疫情进行网络诈骗主要类型有四类:
         一是虚假售卖口罩诈骗。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为了“紧俏货”,口罩的紧缺成为了不法之徒下手之地,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购或者囤有口罩,当受害人付款后就拒不发货或拉黑,骗取钱财。
         二是车船机票退改签诈骗。通过发送短信,称航班或列车因疫情影响被取消,办理改退签可获赔偿,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或者登录网址,进一步套取受害人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将余额转账。
         三是假“献爱心”诈骗。冒充慈善或民政部门,发送虚假短信或者搭建虚假网站,利用同情心骗取捐款。
         四是推销假药行骗。假冒政府部门或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部门给受害人打电话,推销假冒的防疫药品;或者以假冒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的名义,在网络上推广所谓防疫情“新药”;甚至用假冒伪劣药品贴上外文标签,冒充国外研制的新药,故弄玄虚实施诈骗。
        Q:针对疫情期间涉及的电信诈骗,公安司法机关的具体措施?
        A: 一是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公安司法机关积极加强监管和宣传力度。
         二是2020年2月10日,两高两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该意见》明确,对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有关违法犯罪的,要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量,依法体现从严的政策要求,有力惩治震慑违法犯罪,维护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Q: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A:防范电信诈骗,除了金融、电信等部门加强监管,公安司法机关加强执法司法力度外,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受害人”加强自我防范:
         一是不轻信,就是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二是不透露,就是要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三是不转账,要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大家在疫情期间,更应理智对待,清醒处理相关信息。做到“四个一律”:
        收到相关退票、改签及亲属感染等相关信息一律官方验证;
        退票改签一律使用正规途径;
        索要“两码”的非官方链接及客服一律拒绝;
        推销特效神药一律不信。
        一旦被骗,要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公安机关报警。

广西卓秀律师事务所 庄丰尖

        Q:企业复产复工的具体操作及法律风险防范?
        A:企业复产复工主要要做到以下六点要求:
        一、严格按贺发改服务发(2020)14号的文件要求对照企业的种类安排复工,该文件对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建设工程企业分别提出了复工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容易导致大规模人口集聚的服务企业包括经营性的长途客运业,家政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售楼部,图书馆,美术馆等服务企业暂缓开业。
        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准备好红外线探测仪、消毒水、口罩等,对于企业公共场所和职工聚集场所的设备和设施要进行全面消杀防疫,明确责任人并做好登记。
        三、降低工作区人员密度,职工的工位间要保持在1.5米以上。
        四、建立健全企业人员登记管理制度并做好职工每天上下班的体温测量工作并做好登记。
        五、企业复工应当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
        六、严格使用“扫码抗疫情”登记系统实行扫码登记。
        Q:对于不具备复工的企业或未经批准复工而进行复工的企业可能面临什么法律风险?
        A:主要有以下三个法律风险:
        一、行政责任:对于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疫情的,可能导致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处于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于直接责任人可能处5到10日的行政拘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二、民事责任:如企业违反相关规定要求劳动者复工的,例如在禁止复工的行业、区域或者时间要求员工恢复工作、强制按规定本应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等不具备复工条件的员工恢复工作的,或者企业未提供口罩等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要求员工复工的,可能面临如下民事责任:劳动者解除合同并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果企业违反相关规定要求劳动者复工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四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四十四条。
        三、刑事责任企业复工行为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1)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企业判处罚金;对企业负责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
        (2)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用人单位对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可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九十二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
        Q:哪些企业可以不执行延迟复工?
        A:保障性企业可以不执行延迟复工,主要有供水、供电、通信、食品生产和供应及防疫防控所需的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Q:疫情防控期间,如果因疫情防控导致民事诉讼不能正常进行怎么办?
        A:不能及时起诉的,应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三条、《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止。
来源:贺州市律师协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项法律服务团
供稿:贺州市律师协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广西战疫大数据

↓↓↓